咸水滴灌林地风沙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Soil Microbial Metabolisms in the Forests Drip-irrigated with Saline Water[J]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靳正忠; 雷加强; 李生宇; 徐新文;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刊名 | 中国沙漠
![]() |
出版日期 | 2014 |
卷号 | 34期号:2页码:363-370 |
关键词 | Biolog 风沙土 碳源利用 土壤性质 Biolog Sandy Soil Utilization Of Carbon Source Soil Properties |
英文摘要 | 选择Biolog技术方法,利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呈现升高趋势.培养48 h内小于0.5,处于缓慢增长期;48 h后进入对数增长期;216 h后进入稳定期;衰亡期不明显.随着滴灌水矿化度增大,AWCD值明显降低,这种差异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对胺类、酚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差异所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活性的垂直差异明显,70~100 cm土层是AWCD值最高的区域,表层0~5 cm最小.AWC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pH值、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的正相关系数均大于0.85.因此,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代谢活性差异主要由土壤化学性质所致,土壤全量养分和酸碱度是主要驱动因子.胺类、酚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区分不同矿化度水滴灌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的敏感碳源.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专项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专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专项 ; 中国科学院西部博士专项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320]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
通讯作者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靳正忠,雷加强,李生宇,等. 咸水滴灌林地风沙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Soil Microbial Metabolisms in the Forests Drip-irrigated with Saline Water[J][J]. 中国沙漠,2014,34(2):363-370. |
APA | 靳正忠,雷加强,李生宇,徐新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014).咸水滴灌林地风沙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Soil Microbial Metabolisms in the Forests Drip-irrigated with Saline Water[J].中国沙漠,34(2),363-370. |
MLA | 靳正忠,et al."咸水滴灌林地风沙土中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Sandy Soil Microbial Metabolisms in the Forests Drip-irrigated with Saline Water[J]".中国沙漠 34.2(2014):363-37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