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盐胁迫下长穗柽柳和梭梭光合响应及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士敏著
答辩日期2016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马剑英
关键词不同光合类型 荒漠植物 水盐胁迫 碳氮稳定同位素
学位专业生物工程
英文摘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首要限制因素。全球变化背景下,未来降水模式会发生改变,干旱事件的频次和强度呈增加趋势。干旱和半干旱区水分亏缺和盐渍化通常同时存在,降水模式的改变必然影响土壤盐分的运移,高温、干旱和/或高盐度可能改变不同光合类型植物在植被组成中的比例,进而影响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干旱和盐胁迫下不同光合类型荒漠植物的响应特征、水分适应策略和抗性机制,对预测干旱区气候变化下荒漠生态系统的植被组成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选择新疆荒漠优势种C3植物长穗柽柳(Tamarix elongata Ledeb)和C4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一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和NaCl处理下长穗柽柳和梭梭叶片气体交换、水势、离子浓度和碳、氮同位素组成等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盐度增加显著降低了梭梭和长穗柽柳叶水势。水分减少也明显降低两者水势。所有处理下梭梭平均水势小于长穗柽柳平均叶水势。然而,梭梭平均同化枝含水量却大于长穗柽柳平均叶片含水量。梭梭同化枝含水量在盐处理下显著增加,而长穗柽柳叶片含水量随盐度增加而减小;(2)高盐度下,梭梭和长穗柽柳光合作用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均明显下降,干旱处理也有相似趋势。高盐度下,梭梭和长穗柽柳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干旱胁迫下,梭梭叶绿素含量减小但是长穗柽柳的变化不显著;(3)梭梭和长穗柽柳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盐度呈正相关;干旱处理下长穗柽柳δ13C值随水分减少显著增大,而梭梭变化不显著。两种植物叶片氮同位素组成(δ15N)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干旱胁迫下,叶片δ15N值均显著减小。此外,梭梭δ13C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长穗柽柳δ13C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却增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梭梭15N含量增加而长穗柽柳15N含量则减少。可能由于处理时间延长,梭梭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而长穗柽柳则没有;(4)高盐处理下,梭梭和长穗柽柳叶片C含量和N含量均显著减小;梭梭C:N随盐度增加而增加,长穗柽柳则相反。随着盐度增加,两种植物叶片Na+离子浓度增加而K+离子浓度减小,可能Na+离子主要参与了渗透调节作用;(5)梭梭和长穗柽柳δ13C值与水势、叶绿素含量、gs、T和C:N显著相关,因此δ13C值可以作为两者胁迫条件下的良好指标。 本研究表明,在干旱和盐胁迫环境下,C4植物梭梭比C3植物长穗柽柳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梭梭和长穗柽柳这两种不同光合作用类型植物的耐盐和耐旱机理不同,梭梭主要通过离子渗透作用维持体内正常水分平衡,而长穗柽柳则通过叶表面盐腺把多余的盐排出体外。叶片δ13C值与植物多种生理指标相关,对植物受环境胁迫程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学科主题生物工程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734]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士敏著. 水、盐胁迫下长穗柽柳和梭梭光合响应及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