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东亚森林、草地碳利用效率及碳通量 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唐亚坤1,2; 安 相3
刊名水土保持研究
出版日期2017
卷号24期号:5页码:79-87,92
关键词森林 草地 碳利用效率 碳通量 涡度相关法
英文摘要

森林和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整合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碳通量的已发表文献,共选取东
亚地区 40 个拥有 1 年以上数据的通量站(森林 26 个,草地 14 个),分析碳利用效率( CUE )以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 NEP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GEP )、生态系统呼吸( RE )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东亚地区的森林和草地为碳
汇,且森林的碳汇显著高于草地(
p <0.001 ),其 NEP 分别为 328.64±256.46gC /( m
2 · a ),
63.43±42.99gC /( m
2 · a )。森
林和草地的 CUE 分别为 0.21 , 0.20 ,影响森林 CUE 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林龄,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p <0.001 )。影响草
地 CUE 的因素主要是年均降水量( MAP ),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p <0.05 )。森林和草地的 GEP , RE 均是随纬度的升
高而线性降低, NEP 与纬度呈现二次函数关系,随纬度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森林和草地的
GEP , RE 都与 MAP 呈
线性正相关关系,且 NEP 与 MAP 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函数关系,其中森林和草地的饱和降水量大约为 1 300mm
和390mm 。森林的 GEP ,
RE与年均温( MAT )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森林和草地的 GEP ,
RE 与增强型植被指数
( EVI )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378]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通讯作者唐亚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唐亚坤,安 相. 东亚森林、草地碳利用效率及碳通量 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5):79-87,92.
APA 唐亚坤,&安 相.(2017).东亚森林、草地碳利用效率及碳通量 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4(5),79-87,92.
MLA 唐亚坤,et al."东亚森林、草地碳利用效率及碳通量 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 24.5(2017):79-87,9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