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与潜在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权2; 马克明2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7-04-10 |
期号 | 04页码:409-417 |
关键词 | 互花米草 海榄雌 重金属 沉积物理化性质 植被特征 中国湛江 |
英文摘要 |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全球海岸带相当成功的外来入侵种,对红树林的威胁越来越严峻(尤其在中国)。不仅如此,海洋和近海海岸带受重金属污染的胁迫也日趋严重,但是互花米草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仍不明确。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及潜在机制,该文作者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两组对比生境:裸滩对比互花米草群落和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群落对比海榄雌+互花米草混生群落,调查分析各对比组内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砷(As)、镉(Cd)、铬(Cr)、铜(Cu)、镍(Ni)、铅(Pb)、锌(Zn)和锰(Mn)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互花米草能提高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尤其是Cr、Cu、Ni、Zn和Mn有显著的提高。污染等级评价显示只有Cd的污染等级达到偏中度水平。互花米草能促进湛江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但并不一定会造成污染危害。进一步分析显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有机物质、全碳、全氮、全硫和全钾含量存在密切的共线性。归根结底,互花米草密集的地上与地下生物学结构可能是其促进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主要因素。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7874]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权,马克明. 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与潜在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2017(04):409-417. |
APA | 陈权,&马克明.(2017).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与潜在机制.植物生态学报(04),409-417. |
MLA | 陈权,et al."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的效应与潜在机制".植物生态学报 .04(2017):409-4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