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秦岭山系自然保护体系规划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徐卫华2; 张路2; 肖燚2; 张晶晶2![]()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7-03-27 |
期号 | 16页码:5334-5341 |
关键词 | 秦岭山系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保护体系规划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
英文摘要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生态保护的两大主要目标,在保护区体系规划设计中兼顾两个保护目标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重要的秦岭山系为研究区域,在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空缺分析,提出了秦岭山系的保护区体系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了33.5%的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22.9%的水源涵养极重要区,但是只保护了7.4%的土壤保持极重要区;建议在秦岭主峰、秦岭西部和东南部分别建立自然保护区群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区面积占秦岭山系总面积的31.4%,使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的极重要区的保护比例达76.2%、70.5%和41.5%,生态保护效益得到提升。研究结果可以为秦岭山系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其他地区自然保护体系规划、以及国家公园构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7900]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3.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卫华,张路,肖燚,等. 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秦岭山系自然保护体系规划[J]. 生态学报,2017(16):5334-5341. |
APA | 徐卫华,张路,肖燚,张晶晶,&房志.(2017).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秦岭山系自然保护体系规划.生态学报(16),5334-5341. |
MLA | 徐卫华,et al."基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秦岭山系自然保护体系规划".生态学报 .16(2017):5334-534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