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我国饮用水污染物非致癌及致癌健康风险评价——以砷及亚硝胺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秋秋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张昱 ; 安伟
关键词饮用水 Drinking Water N-亚硝基二甲胺 Arsenic 健康风险评价 Ndma 标准 Health Risk Assessment Standard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其他题名Non-carcinogenic and Carcinogenic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Drinking Water Pollutants in China ——Taking Arsenic andNitrosamines as two examples
英文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之一。然而近年来,水污染问题日 益严重,屡见报道。饮用水中的污染物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得到人们的广泛 关注。因此很有必要从健康风险的角度进行评价,以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 砷及 N-亚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是饮用水中污染 物的两种典型代表,都是强烈的致癌物质。饮水砷对人体造成的最主要的危害 是皮肤癌和皮肤病变(以色脱、色沉、掌跖角化为主要特征)。皮肤病变往往在 高浓度水砷下发生且患病率很高,具有地方性。我国已经出现多个地方性砷中 毒病区,涉及面积广,受害人口众多。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饮水砷的皮肤癌风 险评价,而关于皮肤病变方面的风险计算比较缺乏。其中,合理建立饮水砷与 皮肤病变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亚硝胺类物质是饮用水重要的消毒副产物之一,NDMA是其中发现最早、 研究最广泛的一种,近年来在饮用水和废水系统中频繁检出,被多个国家列为 法定监测指标。特别是最近清华大学对我国饮用水系统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 进行的普查,说明了 NDMA 潜在很大的健康风险,但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 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相关标准,我国尚没有 NDMA的饮用水安全标准。 本研究以饮用水中的砷、N-亚硝基二甲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相关水 质调查数据,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作为健 康风险评价的指标,计算了这两类污染物造成的疾病负担,以期为我国的饮用 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饮水砷的健康风险:皮肤癌部分,根据全国的砷浓度调查数据,利用 已经建立的剂量 -效应曲线,将美国环境保护署(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的“四步法”与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疾病模型结合,计算 DALYs损失。皮肤病变部分,根 据我国典型病区山西省山阴县地方性砷中毒的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 法建立饮水砷浓度与皮肤病变各临床分度之间的剂量-效应曲线,再计算其疾病 负担。结果显示:我国整体砷浓度水平较低(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 1.03μg•L-1 和 0.53μg•L-1 ),皮肤癌的终身癌症发病率为 1.5310-5 ,人均疾病负担为 1.35110-6 人年,略超 WHO的参考水平。山西省山阴县砷浓度水平很高(均值 和中位数分别为 0.15mg•L-1 和 0.13mg•L-1),皮肤癌的终身癌症发病率为 3.96×10 -3,人均疾病负担为 7.003×10 -5人年,而皮肤病变的人均疾病负担为 0.254 人年(分位数=0.5时),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皮肤病变的发生情况远比皮肤癌 严重。 (2)饮水中 NDMA的健康风险评价及标准制定:根据近 7年的水质调查 中 NDMA的浓度数据,利用 NDMA致癌斜率因子,计算其造成的肝癌疾病负 担,并从人体健康风险的角度为 NDMA 饮用水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显 示:NDMA造成的肝癌发病率中值为 5.69×10-6 ,为 EPA规定可接受水平的 5.69 倍。所导致的肝癌人均 DALYs 损失为 6.27×10-7人年,未超过 WHO 的参考水平。但局部地区 NDMA 浓度较高,从健康风险的角度,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水处理技术水平因素,建议今后将 NDMA的标准设为 6-40 ng•L -1 。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874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秋秋. 我国饮用水污染物非致癌及致癌健康风险评价——以砷及亚硝胺为例[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