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白云石分离环境样品中的六价铬与三价铬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余思伍; 牧灏; 李军卫; 景传勇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7-10-26
卷号38期号:05页码:1885-1892
关键词白云石 形态分离 六价铬 三价铬
英文摘要重金属Cr在环境中存在Cr(Ⅵ)和Cr(Ⅲ)两种氧化态,Cr(Ⅲ)的稳定性强,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Cr(Ⅵ)具有强氧化性和高迁移性,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总Cr含量不能完全反映其环境毒性效应,进行Cr(Ⅲ/Ⅵ)的形态分离对评价其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天然白云石粉末(80~100目)为吸附分离材料,研究在pH=4~10的水体中Cr(Ⅲ)与Cr(Ⅵ)的吸附,发现其对Cr(Ⅲ)的吸附率在99%以上,而对Cr(Ⅵ)的吸附不到10%,可用于Cr(Ⅲ/Ⅵ)的分离.Cr(Ⅲ)在白云石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0.3 mg·g~(-1).环境中主要共存物质如Mg~(2+)、Ca~(2+)和腐殖酸对白云石吸附Cr(Ⅲ)无明显的影响,而高浓度(>0.05 mol·L~(-1))的CO_3~(2-)、醋酸和柠檬酸会降低白云石对Cr(Ⅲ)的吸附率.在环境水样(自来水、井水、河水、电镀废水和铬渣提取液)的Cr(Ⅲ/Ⅵ)分离实验中,Cr(Ⅲ)的回收率在80.7%~113.0%之间,Cr(Ⅵ)的回收率在103.4%~121.9%之间.结果表明,利用天然白云石分离Cr(Ⅵ)和Cr(Ⅲ)高效易行,该研究为现场的Cr形态分离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15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余思伍,牧灏,李军卫,等. 白云石分离环境样品中的六价铬与三价铬[J]. 环境科学学报,2017,38(05):1885-1892.
APA 余思伍,牧灏,李军卫,&景传勇.(2017).白云石分离环境样品中的六价铬与三价铬.环境科学学报,38(05),1885-1892.
MLA 余思伍,et al."白云石分离环境样品中的六价铬与三价铬".环境科学学报 38.05(2017):1885-189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