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雨水收集系统结合自循环系统下的景观湖体氮磷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罗茜3; 李叙勇3; 赵洪涛3; 张汪寿3; 吴昊3
刊名环境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17-03-05
期号03页码:1615-1620
关键词雨水 景观湖 氮磷 湿地 富营养化风险
英文摘要为评估采用雨水作为城市景观湖体补充水源的富营养化发生风险,以天津文化中心景观湖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其典型的2套运营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经沉淀井、蓄水模块和垂直潜流湿地进入景观湖)和中心湖水体的循环及净化系统(湖水抽排至垂直潜流湿地再进入景观湖)中景观湖的氮磷浓度变化规律。采用2015年3—10月的长期监测,研究湖中氮磷营养盐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形态变化规律,提取影响湖中氮磷浓度的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3—10月景观湖中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551±0.491)mg·L~(-1)和(0.058±0.029)mg·L~(-1),溶解态氮和磷分别占71.7%和50%,系统运行稳定时总氮和总磷浓度主要分布在1.0~1.3 mg·L~(-1)和0.029~0.05 mg·L~(-1)之间;总体上,溶解态氮为湖水中氮存在的主要形式,而磷则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在降雨条件下,部分污染物随着降雨冲刷进入湖体,因此景观湖中溶解态磷的浓度增高;湿地是否稳定运行是影响景观湖中总氮、溶解态氮以及总磷浓度的因素,而降雨条件是影响景观湖体的总磷浓度以及溶解态磷浓度的因素;景观湖的富营养化风险较低,降雨期间进入湖体的溶解态磷是最大的风险因子。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798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瓦地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茜,李叙勇,赵洪涛,等. 雨水收集系统结合自循环系统下的景观湖体氮磷特征[J]. 环境工程学报,2017(03):1615-1620.
APA 罗茜,李叙勇,赵洪涛,张汪寿,&吴昊.(2017).雨水收集系统结合自循环系统下的景观湖体氮磷特征.环境工程学报(03),1615-1620.
MLA 罗茜,et al."雨水收集系统结合自循环系统下的景观湖体氮磷特征".环境工程学报 .03(2017):1615-16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