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秦岭油松林不同坡位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红星; 扆凡; 庞军柱; 刘岳坤; 彭长辉; 张硕新; 侯琳; 王效科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18-03-02
卷号38期号:06页码:2506-2517
关键词秦岭 油松林 坡位 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英文摘要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林内选取上、中、下3个坡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O_2、CH_4、N_2O通量进行了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坡位间土壤质地和水分的差别是引起不同坡位CO_2与N_2O通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下坡位土质为壤土,水分适宜,CO_2平均排放量为(156.49±9.72)mg·m~(-2)·h~(-1),CH_4平均吸收量为(77.43±14.27)μg·m~(-2)·h~(-1),都处于3个坡位间最高水平;中坡位土质为粉砂壤土,土壤粒径小,透气性差,CO_2排放量和CH_4吸收量均为3个坡位间的最小值,N_2O平均排放量为(9.57±0.66)μg·m~(-2)·h~(-1),为3个坡位间的最高值,且显著高于上坡位土壤N_2O通量(p<0.01);上坡位土质为砂壤土,土壤孔隙度大且地表植被少,N_2O平均排放量为(5.59±0.74)μg·m~(-2)·h~(-1),为3个坡位间的最小值.总体来说,油松林土壤是CO_2、N_2O的排放源,是CH_4的吸收汇.3个坡位CO_2年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表现为倒"S"形变化,且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36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预测与全球变化实验室
3.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红星,扆凡,庞军柱,等. 秦岭油松林不同坡位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06):2506-2517.
APA 张红星.,扆凡.,庞军柱.,刘岳坤.,彭长辉.,...&王效科.(2018).秦岭油松林不同坡位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研究.环境科学学报,38(06),2506-2517.
MLA 张红星,et al."秦岭油松林不同坡位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38.06(2018):2506-25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