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许策2,3,4; 李明高4; 李松炳4; 束继年4; 李晔4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出版日期2017-08-15
期号04页码:63-68
关键词富营养化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 等标负荷污染系数 流域污染控制
英文摘要[目的]对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汉江水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和等标负荷估算法,对汉江流域荆门段的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分析和负荷估算,包括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得出了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在所有污染源中,农村生活、畜禽养殖、降雨、土地利用和城镇径流是5个主要的面源污染源;该地区各市县总氮和总磷污染负荷与COD和氨氮污染负荷的输出量的排序均表现为:钟祥市>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各类污染源总氮贡献率排序为:农村生活>农业用地>畜禽养殖>降雨>非农业用地;各类污染物总磷贡献率排序为: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降雨。[结论]总体来说,河流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农村污染物未经处理排放或处理措施不当引起的。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799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
作者单位1.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武汉理工大学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许策,李明高,李松炳,等. 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17(04):63-68.
APA 许策,李明高,李松炳,束继年,&李晔.(2017).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评价.水土保持通报(04),63-68.
MLA 许策,et al."汉江流域荆门段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与污染现状评价".水土保持通报 .04(2017):63-6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