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保定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可培养细菌的种群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吕鹏翼3; 马安周3; 胡亚东3; 庄国强3; 张扬3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6-12-27 |
期号 | 04页码:1327-1339 |
关键词 | 大气细颗粒物 可培养细菌 孢子 气团输送 相关性 |
英文摘要 | 在北京城区和河北省保定郊区(望都),于2015年1月10~17日雾-霾时期,使用大气颗粒物采样器收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比较了两地雾-霾时期PM2.5中可培养细菌的种群结构特征异同;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PM2.5颗粒形态,利用后向轨迹模型NOAA/ARL HYSPLIT-4分析北京城区和保定郊区气团输送来源,采用离子色谱仪、流动分析仪和ICP-MS仪器监测PM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和保定郊区分离得到的PM2.5可培养细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α-变形菌门(α-Proteobacteria)三大菌门,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分离纯化鉴定出17种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占90%以上;优势菌属为产芽孢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别占北京城区(RCEES)和保定郊区(WD)PM2.5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百分比的68.15%和75%.北京城区和保定郊区PM2.5中可培养细菌种群结构特征可能受到PM2.5理化性质和气团传输的影响.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8157]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吕鹏翼,马安周,胡亚东,等. 北京和保定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可培养细菌的种群特征[J]. 环境科学,2016(04):1327-1339. |
APA | 吕鹏翼,马安周,胡亚东,庄国强,&张扬.(2016).北京和保定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可培养细菌的种群特征.环境科学(04),1327-1339. |
MLA | 吕鹏翼,et al."北京和保定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可培养细菌的种群特征".环境科学 .04(2016):1327-133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