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生物膜强化狐尾藻生态浮床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姚东
答辩日期2017-04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白志辉
关键词污水深度净化 狐尾藻 生物膜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生态浮床 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生物脱氮 Biofilm Ecologicalfloating Bed Biological Denitrogenation
学位专业生物工程
其他题名Effect of the biofilm on the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by the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with 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英文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水污染已经成为 了主要的环境问题。随着水十条等相关政策的颁布,政府已经对水污染治理提出 了明确的目标。但是水环境治理不容乐观,目前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质浓度无法 满足地表水Ⅴ类标准中对氮磷指标的要求,而氮磷浓度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的主要原因。为保证污水处理厂出水可以达标排放到自然水体中,需要对污水处 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度处理。 复合生态浮床是一种新型原位修复技术,主要由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膜组成。 复合生态浮床可以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达到净化水体中氮磷的作用, 而且复合生态浮床上部的水生植物还具有景观效果,因此对生态浮床的研究已经 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主要是利用具有高效去污能力的狐尾藻与微生物膜构建复 合生态浮床,探究在 HRT=7d、3d以及进水不同浓度条件下,复合生态浮床系统 对模拟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探究曝气条件,低氮浓度条件下,微生物膜系统对 尾水的净化效果,此外,结合实际的工程,探究在 HRT=3d,氨氮浓度为 6mg/L, 总磷浓度为1mg/L条件下,复合生态系统对尾水的净化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 果: (1)在HRT=7d条件下,复合生态浮床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均在75%以上,对于 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提高,去除率由 75%降低到 48%,对于总 氮的去除效果,和氨氮去除效果类似,同样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提高,去除率由 50%降低到了36%,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较稳定,均维持在80%以上。 (2)在HRT=3d条件下,复合生态浮床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65%以上,对于氨 氮的去除效果,则随着进水由15mg/L降低到6mg/L,去除效率也从36%提高到了 66%,总氮的去除效率则是从36%提高到了59%。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复合生态系 统对于磷的去除效果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3)在曝气条件下,微生物膜组对 COD的去除效率可达 74%,对氨氮的去除 效率更是达到了 94%,对于总氮的去除效果近 70%,对磷的去除效果略低,达到 49%。通过添加曝气装置,系统明显提高了水体的净化能力。 (4)进水低氨氮浓度,HRT=3d条件下,复合生态浮床系统对氮磷均可以达到 较好的效果,其中复合生态浮床系统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7.6%、 72.3%、53.3%,对COD的去除率为73.5%,但是对于COD的去除,各个系统之间 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5)通过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实验,可以看到,相同浓度条件下,HRT=7d的 去除效果要优于 HRT=3d的去除效果,说明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系 统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6)在水力停留时间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进水浓 度有正相关性。 (7)在已有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狐尾藻+微生物膜组合生态系统在HRT=7d, 进水氨氮浓度为6mg/L条件下,对COD以及氮磷的整体去除效果最佳。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8733]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东. 生物膜强化狐尾藻生态浮床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