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表面改性的镁合金体内外抗菌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 作者 | 赵颖; 梁涛; 曾利兰; 潘浩波 |
| 出版日期 | 2018 |
| 会议日期 | 2018 |
| 会议地点 | 深圳 |
| 英文摘要 | 大量研究表明 Zr 和 ZrO2自身具有抑制细菌粘附的功能[1,2],Zr 的引入以及 ZrO2 的形成可能是镁基金属表面抑制细菌粘附的主要原因。为调控医用镁合金在生理环境中的腐蚀降解速度及改善生物学性能,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在ZK60镁合金表面设计含锆和氧化锆的梯度膜层,研究该膜层保护下镁合金的体内外抗菌行为。通过体外共培养,采用活死染色法和细菌生物膜SEM研究离子注入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粘附细菌数量依次为未处理样品> Zr&O注入样品;尽管Zr&O注入样品表面有少量细菌也大多为死细菌。通过SEM观察发现Zr&O注入样品表面光滑,腐蚀产物少,粘附的细菌数量少于未处理样品。接下来构建大鼠皮下植入感染模型,采用平板涂布法、生物膜SEM、皮肤组织HE染色和革兰氏染色研究离子注入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抗菌性能。通过平板涂布法实验结果知术后3天和7天,Zr&O注入样品组平板上菌落数量显著少于未改性样品组;术后7天未改性样品组组平板上菌落数量较3天明显增多。通过生物膜SEM观察得到术后3天和7天,Zr&O注入样品组粘附细菌数量显著少于未改性样品组。通过HE染色结果知与Control组相比,术后3天和7天未处理组和Zr&O注入样品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而未处理组的炎症浸润比Zr&O注入样品组严重。术后7天,未处理组和Zr&O注入样品组的炎症浸润较3天严重,且未处理组有大面积的炎症浸润。通过革兰氏染色结果说明与Control组相比,术后3天和7天Zr&O注入样品组均无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未处理组均可见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处理组植入部位有感染且感染最重,结果与HE染色结果一致。说明通过Zr&O双重离子注入的ZK60镁合金样品能够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减小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表现出优异的体内外抗菌性能,为解决骨科植入材料的临床感染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
| 语种 | 中文 |
| 源URL | [http://ir.siat.ac.cn:8080/handle/172644/14767] ![]() |
| 专题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_医药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颖,梁涛,曾利兰,等. 等离子表面改性的镁合金体内外抗菌性能研究[C]. 见:. 深圳. 20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