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酸、吖啶、黄连素对热浸镀钢材的缓蚀作用及其量化构效关系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鞠虹 |
答辩日期 | 2008-01-11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海洋研究所 |
关键词 | 热浸镀层 缓蚀剂 量子化学计算 电化学方法 恒电量方法 |
英文摘要 | 为了找到在热浸镀钢材表面清洗处理过程中替代铬酸的缓蚀、清洗剂,本论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失重实验、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烟酸、吖啶和黄连素对热浸镀锌、5%铝-锌和55%铝-锌钢材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及其量化构效关系。 量化计算结果表明,这三种杂环化合物均具有多个吸附活性中心的平面结构。Mulliken电荷、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量分布显示活性中心主要集中在氧原子、氮原子和杂环周围。三种化合物可能通过这些活性中心吸附在镀层表面以阻止镀层电极反应,且其前线轨道同镀层表面锌原子的前线轨道能够相互作用,使得杂环化合物分子可通过在镀层钢材表面形成吸附膜而阻止镀层表面锌在盐酸介质中的溶解。 失重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对三种热浸镀钢材在盐酸介质中均是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最高缓蚀效率可达99%以上;其中黄连素的缓蚀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0×10-4M时缓蚀效率就已达到80%以上。实验结果同时表明,三种缓蚀剂通过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方式吸附在镀层表面以阻滞酸液对镀层的腐蚀,其吸附遵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扫描电镜分析结果也显示了在盐酸介质中三种缓蚀剂能够很好地抑制镀层的腐蚀。几种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同时又都验证了量子化学计算的推测。 另外,通过恒电量方法和量化构效关系(QSAR)研究了盐酸介质中烟酸、吖啶和黄连素对热浸镀钢材的缓蚀机理。恒电量实验验证了失重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烟酸、吖啶和黄连素是混合型缓蚀剂,三种缓蚀剂通过活性中心吸附在镀层材料表面,同时抑制镀层的阴阳极反应以减缓镀层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量化构效关系显示缓蚀效率与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OMO)成正相关关系,与前线轨道能量差ΔE(ELUMO-EHOMO)成负相关关系;三种缓蚀剂通过提供电子与镀层材料表面锌原子相互作用而起到缓蚀作用。 最后,以铬酸清洗方法作参照,使用缓蚀酸液清洗方法对热浸镀钢材的腐蚀产物进行去除,结果显示,缓蚀酸液清洗方法可替代铬酸对热浸镀钢材进行腐蚀产物去除和绿色清洗。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1-04 |
页码 | 140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470] ![]() |
专题 | 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鞠虹. 烟酸、吖啶、黄连素对热浸镀钢材的缓蚀作用及其量化构效关系[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