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吕宋海峡黑潮流径变异的动力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铮
答辩日期2008-06-13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授予地点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吕宋海峡 黑潮 西边界流 迟滞现象 流量 季风 中尺度涡
英文摘要吕宋海峡黑潮的路径变异和动力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科学问题,而且此处黑潮对我国南海北部环流以及整个南海海盆的质量和能量平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是综述南海和吕宋海峡黑潮的研究进展和物理海洋中的迟滞现象;第二章是在参数空间Re数与形比参数 (缺口半宽与Munk层厚度的比值),系统研究西边界流的跨跃流态,入侵流态和周期涡旋剥离流态,并确定了上述状态转捩定量关系和转捩曲线。第三章研究经向风场和台风对西边界流的流态的影响,第四章研究西边界流流态处于临界状态时,涡旋扰动源对状态转捩的作用。这些结果用来解释了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部分结构特征。 在综合考虑缺口宽度、侧摩擦系数和流量的情况下,模式结果显示,在形比参数gama<3.05 时,无论多么小的流量,西边界流都不能进入缺口;当 g<3.05ama<4.31时,较小的流量对应入侵流态,较大的流量对应跨隙流态,并且是一一对应;当 gama>4.31时,相同流量下西边界流可能存在两种稳定态——跨隙流态和入侵流态,由初始态的不同决定;在gama>4.86 时,出现第三种准稳定流态——周期甩涡流态。最后给出了西边界流流态与双参数(gama 和Re)的分岔图和理论分析。 在 和Re数不变的情况下,季风也会使西边界流流态发生改变。实验结果显示,北风有利于西边界流的反气旋入侵,而南风则有利于其跨隙流动。缺口南部海脊对北风的埃克曼输运的阻挡,导致西边界流流量的减小,从而有利于西边界流入侵西海盆。北风在缺口处产生的埃克曼输运对西边界流入侵缺口几乎没有贡献。当西边界流流量远离其流径变化的临界状态时,路径不易受风场的影响。并给出了西边界流流态与双参数(流量和经向风)的分岔图。最后还研究了台风对临界状态西边界流流态的影响。 在西边界流处于临界流态时,涡旋作为扰动源,有可能会导致其流态发生显著转变。当西边界流处于入侵流态的临界状态时,在缺口右侧,无论是反气旋式涡旋还是气旋式涡旋都能促使其发生跨隙流动的转变;而当西边界流处于跨隙流态的临界状态时,在缺口右侧,无论气旋式涡还是反气旋式涡都不能促使其转变为入侵流态。实验还显示涡旋的位置对西边界流流态变化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总体来说中尺度涡旋在缺口南侧对西边界流影响最大,在缺口东侧影响次之,而在缺口北侧影响最小。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04
页码100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380]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铮. 吕宋海峡黑潮流径变异的动力机制研究[D].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