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微重力环状热毛细对流及不稳定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何蒙
答辩日期2019-05-3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启生
关键词微重力 热毛细对流 谱方法 数值模拟 线性稳定性分析
学位专业流体力学
其他题名Investigation of the Annular Thermocapillary Flow and Instability Analysis under Microgravity Condition
英文摘要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微重力环境下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圆盘间热毛细对流以及UCM流体热毛细液层及其不稳定性特征

建立了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圆盘间热毛细对流以及UCM流体热毛细液层的物理模型。通过谱方法得到了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和圆盘间热毛细对流的速度场与温度场。采用线性小扰动不稳定分析方法对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圆盘间热毛细对流以及UCM流体热毛细液层的不稳定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于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Prandtl数,不同深宽比下的热毛细对流的基本流场与温度场。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的失稳机理。发现对于小Prandtl数流体,浅液池与深液池中存在两种扰动形态。对于Pr = 1,临界毛细雷诺数随深宽比的增大先减小然后增大,再减小。对于Pr = 6.8,临界毛细雷诺数随着深宽比的增大而减小。研究了外圆柱旋转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浅液池中,外壁的旋转使得流动更易失稳;而在深液池中,外圆柱的旋转能够提高流动稳定性。对于Pr = 0.1,在浅液池中,外壁的低速旋转使得流动更易失失稳,而高速旋转则可提高流动的稳定性。通过能量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流动失稳机理。发现扰动能量由粘性耗散,表面张力做功和扰动流与基本流间的相互作用组成。Prandtl数情形下,扰动能量的增长几乎完全由扰动流与基本流间的相互作用项提供。对于Pr = 0.1,旋转使得扰动流与基本流间的相互作用减弱,而热毛细力效应增强。Pr = 6.8时,扰动流与基本流间的相互作用较小,表面张力径向与周向做功对小扰动的能量变化起到主导作用。

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圆盘间热毛细对流的失稳机理。发现Pr £ 0.01时,当两端圆盘静止时,圆盘间热毛细对流最不稳定模态为稳定态的二次流动。当两端圆盘沿相反方向转动时,圆盘间热毛细对流的分叉主要是由轴对称状态向三维振荡态发展。流动最不稳定形态表现为热流体波。Coriolis数对流动失稳的临界频率影响显著,热流体波的传播方向会在大Coriolis数情形下发生改变。对于大Prandtl数流体,流动失稳机理为热流体波。研究了随着圆盘旋转产生的二次涡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二次涡能够显著增强流动的稳定性。能量分析表明,对于小Prandtl数流体,中等旋转使得热毛细流动更加稳定。对于大Prandtl数流体,扰动能量最主要的来源是扰动与基本流的相互作用项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量,它也对扰动能量的增长贡献最大。

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UCM流体热毛细液层的失稳机理。发现失稳形式为弹性波失稳,其小扰动增长速率随波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UCM流体不存在临界Marangoni数,而是存在临界波数能量分析表明弹性波的扰动能量主要来自于扰动应力做功,而热毛细力做功、扰动流与基本流的相互作用均可忽略不计。

语种中文
源URL[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79102]  
专题力学研究所_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蒙. 微重力环状热毛细对流及不稳定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