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5种害鼠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基因VAMP1的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黄岩淦 ; 赵芳 ; 张同作 ; 李生庆 ; 李志宁 ; 林恭华 ; 苏建平 |
刊名 | 动物学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17 |
英文摘要 | 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1基因(VAMP1)的变异是导致鼠类对D型肉毒梭毒素灭鼠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5种主要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青海松田鼠(Neodon fuscus)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VAMP1序列信息。同时,分别采集来自5个地理种群的58只高原鼠兔和59只高原鼢鼠,对V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转录组组装文件中成功获得5种动物的VAMP1基因全序列,长度均为357 bp,共检测到4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和4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但未发现与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对高原鼠兔群体和高原鼢鼠群体的V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的分析显示,高原鼠兔所有个体的序列高度保守,而在高原鼢鼠中则存在一个同义突变位点,但两物种在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位点上都未监测出位点变异。该研究结果提示,D型肉毒杀鼠剂在青藏高原地区害鼠防治方面应该可以长期发挥重要作用。 |
源URL | [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6974]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岩淦,赵芳,张同作,等. 青藏高原5种害鼠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基因VAMP1的序列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17. |
APA | 黄岩淦.,赵芳.,张同作.,李生庆.,李志宁.,...&苏建平.(2017).青藏高原5种害鼠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基因VAMP1的序列分析.动物学杂志. |
MLA | 黄岩淦,et al."青藏高原5种害鼠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基因VAMP1的序列分析".动物学杂志 (20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