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模式与效益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耀生 ; 赵新全 ; 李春喜 ; 薛白 ; 代建聪 |
刊名 | 中国沙漠
![]() ![]() |
出版日期 | 2004 |
英文摘要 | 在黑河上游实施的以牛羊育肥、退化草原的植被恢复、人工草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通过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效果显著.混播一年生草地平均产干草9.6 t•hm2,每公顷约可为400只羊提供冬春季节补饲用草,补饲措施可降低牲畜越冬死亡率50%以上,提高仔畜成活率10%;围栏封育增加草地水源涵养功能,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20%左右.绵羊育肥可使示范区农牧民人均增加收入300元.农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山地-河谷-绿洲"一体化发展的系统耦合新结构,系统耦合的效应对植被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源URL | [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581] ![]() |
专题 |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耀生,赵新全,李春喜,等. 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模式与效益[J]. 中国沙漠, 张耀生,赵新全,李春喜,薛白,代建聪.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模式与效益.中国沙漠,2004,24(4):456-460,2004. |
APA | 张耀生,赵新全,李春喜,薛白,&代建聪.(2004).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模式与效益.中国沙漠. |
MLA | 张耀生,et al."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模式与效益".中国沙漠 (20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