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盘桂波3; 袁莲莲1,2; 王少平2; 刘楠2; 张倩媚2; 任海2; 雷泽湘1; 罗建
刊名生态科学
出版日期2014
卷号33期号:05页码:984-990
关键词毛黄钟花 园林绿化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播种繁殖
英文摘要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Jacq.)Nichols.)为紫葳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系统研究其形态解剖特征、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毛黄钟花为阳生性树种。毛黄钟花的枝角及叶面积大,栅栏组织发育好,下表皮气孔数多,利于其对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叶片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小的表观量子效率,在高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下,其叶片的光合速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同时还维持了较高的蒸腾速率。毛黄钟花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能有效吸收光能并传递到光合反应中心。播种在沙土中的种子较泥炭土中的种子发芽要早、萌发周期短且发芽率高,但在泥炭土中的幼苗植株株高要相对较高且叶色较深,这表明其萌发及栽培时可尽量选择土层肥沃的砂质壤土。研究结果显示毛黄钟花适合生长在水热充沛、土壤相对肥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语种中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1447]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 510225;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3.广东省阳春市陂面林业站,广东 阳春 529621;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阳春 52963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盘桂波,袁莲莲,王少平,等.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J]. 生态科学,2014,33(05):984-990.
APA 盘桂波.,袁莲莲.,王少平.,刘楠.,张倩媚.,...&罗建.(2014).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生态科学,33(05),984-990.
MLA 盘桂波,et al."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生态科学 33.05(2014):984-99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