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杨2,3; 徐文婷2; 熊高明2; 李家湘1,2; 赵常明2; 卢志军4; 李跃林5; 谢宗强2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7 |
卷号 | 41期号:01页码:105-114 |
关键词 | 异速生长 灌丛 亚热带 生境因子 根冠比 |
英文摘要 | 生物量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反映了植物适应环境的生长策略,是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灌丛是中国亚热带灌丛生态系统最具优势的一种灌丛类型。该研究以该灌丛建群种檵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收获法在个体水平上研究了器官间的异速生长、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以及与个体大小、灌丛更新起源和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檵木地上-地下相对生长关系符合等速生长规律,但随径级增大其等速生长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较小径级檵木叶-茎、叶-根为等速生长,随径级增大转换为异速生长。不同灌丛起源间,檵木叶-茎、叶-根相对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器官间相对生长的尺度系数与生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灌木层盖度和坡度通过影响檵木生长初期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影响其生物量在器官间的分配。檵木平均叶质比为0.11,茎质比为0.55,根质比为0.34,根冠比为0.65。随径级的增大,茎质比(0.50–0.64)逐渐增大,叶质比(0.12–0.08)、根质比(0.38–0.28)和根冠比(0.91–0.43)逐渐减小。在次生灌丛中,檵木叶质比为0.12,根质比为0.33;在原生灌丛中,檵木叶质比为0.07,根质比为0.36。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与灌木层盖度正相关,叶质比与坡度负相关,根质比与年平均气温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个体增大,檵木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关系由等速生长转换为异速生长,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增加,地上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茎干中;干扰通过影响器官间的相对生长影响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干扰导致生物量向叶的分配增加,向根的分配减少;光照减少促进生物量向地上部分的分配,坡度增加导致生物量向叶的分配减少,年平均气温升高促进生物量向根系的分配,年降水量的变化对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影响。檵木生物量分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最优分配假说。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082] ![]() |
专题 | 研究领域 |
作者单位 |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 410004;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院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 5.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杨,徐文婷,熊高明,等. 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01):105-114. |
APA | 王杨.,徐文婷.,熊高明.,李家湘.,赵常明.,...&谢宗强.(2017).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植物生态学报,41(01),105-114. |
MLA | 王杨,et al."檵木生物量分配特征".植物生态学报 41.01(2017):105-1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