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南海诸岛的植物和植被现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沈彤1; 任海2; 简曙光2; 张倩媚2; 王发国2; 王俊2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出版日期2017
卷号26期号:10页码:1639-1648
关键词陆生植物  植物功能性状  热带珊瑚岛  外来种入侵
英文摘要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群岛,它们均属热带海洋珊瑚岛,受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南海诸岛有40多个岛礁有陆生植物405种,其中野生植物260多种,栽培植物100余种。常见乔木有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抗风桐(Ceodes grandis)、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橙花破布木(Cordia subcordata)、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海柠檬(Ochrosia oppositifolia)等;灌木主要有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银毛树(Tournefortia argentea)、海巴戟(Morinda citrifolia)、假茉莉(Clerodendrum inerme)、海人树(Suriana maritima)等;草藤本植物主要有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rosea)、滨豇豆(Vigna marina)、海滨大戟(Euphorbia atoto)、孪花蟛蜞菊(Wollastonia biflora)、蒭雷草(Thuarea involuta)、细穗草(Lepturus repens)、盐地鼠尾粟(Sporobolus virginicus)和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等。这些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方面形成了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阳生、海漂、动物传播等方面的植物功能性状以适应生境。南海诸岛的植被有珊瑚岛热带常绿乔木群落、珊瑚岛热带常绿灌木群落、珊瑚岛热带草本群落、湖沼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5大类21种。影响南海诸岛植被演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属于外因演替。南海诸岛的土壤主要有分布于岛中的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林下的石灰质腐殖土以及分布在岛外围沿岸海滨的冲积珊瑚沙。南海诸岛面积小,植被形成极不容易,对各岛的天然植被要进行保护,对填海造陆区域的绿化可参考这些天然植被生态系统进行土壤改良、种类筛选和种类搭配,对野生植物资源可以合理利用,要注意外来种入侵防控、恶性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未来要加强植被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科研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语种中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152]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营房部北京 100039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5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彤,任海,简曙光,等. 中国南海诸岛的植物和植被现状[J]. 生态环境学报,2017,26(10):1639-1648.
APA 沈彤,任海,简曙光,张倩媚,王发国,&王俊.(2017).中国南海诸岛的植物和植被现状.生态环境学报,26(10),1639-1648.
MLA 沈彤,et al."中国南海诸岛的植物和植被现状".生态环境学报 26.10(2017):1639-164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