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兜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曾宋君2; 徐波3; 宋凤鸣3; 冯淑杰1; 张荣1; 刘海涛3
刊名南方农业学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49期号:02页码:271-279
关键词兜兰  炭疽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筛选
英文摘要【目的】对兜兰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为兜兰炭疽病的大田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兜兰炭疽病标本,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兜兰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通过室内温度、光照控制和培养基中不同pH、碳源、氮源的差异试验确定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条件等生物学特性;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兜兰炭疽病病原菌室内药效试验,并对筛选出效果理想的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获得的兜兰炭疽病病原菌的无性态为半知菌类黑盘孢目刺盘孢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936℃,最适温度27℃;产孢温度1236℃,最适温度30℃。胶孢炭疽菌菌丝在55℃下处理20 min死亡,孢子在50℃下处理30 min或55℃下处理20 min死亡。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为213,最适为pH 8;分生孢子萌发的pH为212,最适为pH 7。连续光照有利于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培养基中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及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显著影响(P<0.05)。500 mg/L的恶霉灵、硫磺·甲硫灵、福·福锌和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菌丝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均达100.00%,其中咪鲜胺锰盐的毒力最强、反应灵敏度最高,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0.09 mg/L。【结论】引起兜兰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咪鲜胺锰盐、硫磺·甲硫灵、恶霉灵和福·福锌4种杀菌剂可在室内有效防治兜兰炭疽病,其中以500 mg/L咪鲜胺锰盐的防治效果最佳。
语种中文
源URL[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188]  
专题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 510642;
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
3.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曾宋君,徐波,宋凤鸣,等. 兜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J].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02):271-279.
APA 曾宋君,徐波,宋凤鸣,冯淑杰,张荣,&刘海涛.(2018).兜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南方农业学报,49(02),271-279.
MLA 曾宋君,et al."兜兰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南方农业学报 49.02(2018):271-27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