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机技术与其他几种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倩雯(1; 2; 3); 龚粤宁5; 宋相金4; 王新财1; 杨昌腾5; 束祖飞4; 邹发生1 |
刊名 | 生物多样性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26期号:03页码:229-237 |
关键词 | 鸟类多样性 红外相机技术 网捕法 固定距离样线法 固定半径样点法 生物多样性监测 |
英文摘要 | 为了探讨红外相机技术、网捕法、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于2011–2016年,用这几种方法调查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在南岭,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记录鸟类222种,网捕鸟类43种,红外相机拍到鸟类47种;其中1种鸟仅网捕到,6种鸟仅被红外相机拍到,164种鸟仅被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记录到。在车八岭,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记录鸟类109种,网捕鸟类42种,红外相机拍到鸟类27种,其中9种鸟仅网捕到,3种鸟仅被红外相机拍到,97种鸟仅被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记录到。随着鸟类的体重、体长、翅长和跗蹠增加,网捕到的鸟类个体数量减少,鸟类身体大小与网捕到的鸟类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而红外相机拍到的鸟类数量随鸟类的身体大小增大而增加,并且呈显著的正相关。本文的结果显示,网捕法和红外相机技术针对不同类群的鸟类调查效力不同,但都是固定距离样线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的有效补充。建议今后开展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时,尽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求达到最优的效果。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210.77.82.179/handle/2SCSIERX/2210] ![]() |
专题 | 研究领域 |
作者单位 | 1.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26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 广州 510650; 4.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广东始兴 512528 5.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乳源 512727;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倩雯(1,2,3),等. 红外相机技术与其他几种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J]. 生物多样性,2018,26(03):229-237. |
APA | 张倩雯.,2.,3).,龚粤宁.,宋相金.,...&邹发生.(2018).红外相机技术与其他几种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生物多样性,26(03),229-237. |
MLA | 张倩雯,et al."红外相机技术与其他几种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生物多样性 26.03(2018):229-23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华南植物园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