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成瘾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及其相关脑机制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孟志强 |
答辩日期 | 2010-01-15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胡新天 |
关键词 | 吗啡 药物成瘾 学习记忆 |
其他题名 | THE NEURAL MECHANISMS OF MORPHINE ADDICTION RELATED LEARNING AND MEMORY |
英文摘要 |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脑疾病,以强迫性的药物寻求行为和药物使用行为为特征。尽管人们关注成瘾已一个世纪有余,对其脑机制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至今为止,我们仍然不能彻底治愈这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学习记忆的角度去研究药物成瘾的脑机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药物成瘾相关记忆的特点、寻找可能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在本论文中,第一部分,我们对药物成瘾相关脑机制的研究情况进以综述。通过分别介绍有关药物成瘾的一些理论模型,进而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有关成瘾的一些现象。但是,这些模型各有利弊,我们很难用一种模型去解释其所有的方面,这也充分说明成瘾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脑疾病。针对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学习记忆模型,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分别从参与药物成瘾的脑区和核团、神经环路、神经递质系统以及分子和细胞机制的角度对药物成瘾和学习记忆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我们介绍了我博士期间的一些研究工作,围绕药物成瘾的脑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方案去治疗成瘾。我们分别研究了药物相关记忆的形成,记忆的保持以及记忆的再巩固过程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探讨治疗成瘾的可行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利用药物相关记忆研究的行为学范式——条件化位置偏好模型,并结合药理学、脑区局部损伤等方法研究了药物相关记忆的特征;此外,我们用药理学、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手段初步探讨治疗成瘾的方法可行性。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吗啡相关记忆的产生过程需要体感皮层的参与,而记忆提取导致渴求的过程需要内感觉皮层的参与;吗啡使用的剂量和用药时间的规律性在吗啡相关记忆的保持强度和抗消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吗啡相关记忆与其他的记忆,如空间记忆等不同,在提取之后用β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剂不能阻断其再巩固过程;用经颅电刺激的方法去失活药物成瘾相关的脑区,可以显著的降低吸烟被试的抽烟量。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药物相关学习记忆的一些重要特征,并初步探讨了一些治疗成瘾的方法的可行性,但是,由于药物成瘾的复杂性,我们完全研究清楚其脑机制,并彻底治疗成瘾仍需大量的后续研究。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1-12 |
源URL | [http://159.226.149.42:8088/handle/152453/6471] ![]() |
专题 | 昆明动物研究所_神经系统编码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孟志强. 吗啡成瘾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及其相关脑机制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