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泥沙控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崔鹏1; 葛永刚1
刊名资源与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1
卷号7期号:3页码:289-297
关键词土壤侵蚀 产沙量 泥沙输移 水土保持 小流域综合治理 三峡库区
ISSN号1674-764X
其他题名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Effec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China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三峡库区严重的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是三峡库区泥沙重要的来源之一,威胁三峡工程安全。坡耕地是三峡库区泥沙主要源地,占入库泥沙的46%;大规模的库区后靠移民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山区开发及三峡工程建设过程的工程扰动加剧了土壤侵蚀与产沙。三峡工程建设及运行后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进一步增加入库泥沙量。为了有效控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库区环境,从1989年开始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典型模式的水土保持工程在三峡库区广泛开展,有效控制了库区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三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模式,文章分析了其治理模式与水土保持及泥沙控制效益。应用水保法评价了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并把评价结果与遥感监测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种评价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结果表明经过16年的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截至2005年三峡库区年均减少土壤侵蚀43.75-45.94*10~6t,减少入库泥沙12.25-12.86*10~6t。
语种英语
CSCD记录号CSCD:4402927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5967]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崔鹏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崔鹏,葛永刚. 中国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泥沙控制[J]. 资源与生态学报,2011,7(3):289-297.
APA 崔鹏,&葛永刚.(2011).中国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泥沙控制.资源与生态学报,7(3),289-297.
MLA 崔鹏,et al."中国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泥沙控制".资源与生态学报 7.3(2011):289-29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