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时空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永丰1; 李进林1,2 |
刊名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36期号:1页码:55-61 |
关键词 | 生活垃圾 产生量 散排量 城镇居民 三峡库区 |
ISSN号 | 1672-6693 |
其他题名 |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Household Solid Waste Production and Discharge Amount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
产权排序 | 2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时空特征,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决策等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三峡库区主要城镇常住人口、居民生活垃圾散排量等相关数据,计算出生活垃圾散排强度,并分析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结果】1)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加8.5%。生活垃圾散排量和散排强度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7.24%和8.83%。2)重庆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均最大,分别为年均$2 \times {10^6}$和$2.387 \times {10^5}\;{\rm{t}}$,占库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和散排总量的61.25%和52.70%;散排量最小的是兴山,年均$3 \times {10^3}\;{\rm{t}}$。3)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散排强度年均值为$55.49\;{\rm{kg}} \cdot { \text{人}^{ - 1}}$;重庆主城区的散排强度最低,年均值为$48.46\;{\rm{kg}} \cdot {\text{人}^{ - 1}}$;秭归的散排强度最高,年均值为$82.67\;{\rm{kg}} \cdot { \text{人}^{ - 1}}$。【结论】三峡库区城镇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和地区差异明显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规模,集中处置能力增强是散排量和散排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440652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6162]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通讯作者 | 杨永丰 |
作者单位 | 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永丰,李进林. 三峡库区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时空特征[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9,36(1):55-61. |
APA | 杨永丰,&李进林.(2019).三峡库区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时空特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6(1),55-61. |
MLA | 杨永丰,et al."三峡库区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散排量时空特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6.1(2019):55-6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