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滑坡形成机制的物理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李明华 |
出版日期 | 1991-05 |
会议日期 | 1991-5-21~23 |
会议地点 | 武汉 |
关键词 | 物理模型 形成机制 大型滑坡 |
页码 | 20-25 |
其他题名 | A Study of Physical Model on the Formation Nechanism of Large Landslides |
国家 | 中国 |
英文摘要 | 本文对滑坡和剪力实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如水平滑带滑坡破坏机制;大型滑坡产生高速的原因;剪切实验中的出现的非线性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滑坡物理力学模型,分析和论述了水平滑带滑坡的破坏机制,是压力破坏产生的剪切效应的结果。其存在的条件,水平软剥层在坡脚出露,该层以上的模型体产生的平均压力达到下部软弱层以上的模型体产生的平均压力达到下部软弱层的抗压力强度(δ=q),模型体与后壁无拉力,与两侧无摩阻力、压力破坏产生的剪切作用,在软弱怪内变形破坏发展成塑性流动的方向基本一致。当滑带(面)处于缓倾角时,压力破坏产生剪切效应同样存在大型滑坡的发生过程中。因此大型滑坡高速的原因应考虑应力的叠加作用,即压力破坏产生剪切效应和滑体自重产生的下滑力(F1)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达式:F=τ+F1 。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用水平软弱层的抗压强度和上复层的厚度指标判别水平滑带滑坡的稳定性。斜坡的极限高度为H=q/r 。当实际坡高等于大于H时则不稳定。最后对大型的滑速预测作了讨论。 |
源文献作者 | 朱瑞赓等主编 |
产权排序 | 1 |
会议录 | 国际滑坡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Ⅱ
![]() |
会议录出版者 |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会议录出版地 | 武汉 |
语种 | 中文 |
ISBN号 | 7-5609-0597-8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6456]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
通讯作者 | 李明华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明华. 大型滑坡形成机制的物理模型研究[C]. 见:. 武汉. 1991-5-21~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