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我的城乡差异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侯东霞 |
答辩日期 | 2016-05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导师 | 任孝鹏 |
关键词 | 独立自我 依存自我 期待特质 关系流动 城乡差异 |
学位名称 | 理学硕士 |
学位专业 | 应用心理学 |
其他题名 | Urban-rural Differences on Independence Self |
英文摘要 | 根据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受不同亚文化的影响,城乡居民会构建出不同的价值观,必然会呈现出不同水平的独立自我,表现出有差异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为了验证这种假设,本研究选取了147名农村高中生和156人城市高中生(其中:男生106人,女生200人)作为被试,完成了自我构念问卷、象征性自我膨胀和关系流动问卷等系列问卷调查和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评估。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市籍高中生的独立自我程度高于农村籍高中生。城市籍的高中生比农村籍学生有更高水平的独立自我和关系流动性,而在依存自我和象征性自我膨胀方面,无明显的城乡差异。此外,父母对孩子期待的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亲和母亲都期望女儿具备更多宽容和同情的人格特质,母亲还特别强调儿子具备较多的责任感这种人格特质。城市籍父亲比农村籍父亲更强调独立特质;而城市籍母亲比农村籍母亲更在意独立特质和更不在意依存性特质。城市籍高中生比农村籍高中生在估计自己和同班同学能够考上大学的平均概率方面更为乐观,而两组高中生在估计全国大学生的高考通过率方面,差别不显著。高学历家庭的子女,比低学历家庭的子女,在估计自己和同班同学能够考上大学的平均概率更为乐观。 对模拟真实情境采用了行为(欺诈/诚实)*关系(陌生人/朋友))*文化(城市/农村)的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主效应显著。在奖励朋友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关系方面:被试奖励朋友多于陌生人,惩罚朋友少于陌生人,差异非常显著。在文化方面:在奖励朋友、惩罚朋友和奖励陌生人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本研究用问卷调查和模拟真实情境相结合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城乡在独立我的表现差异,验证了在同一文化下的不同区域,也会因为地区文化的不同导致个体的独立性程度高低不一的理论假设。虽然只是一项初步研究,沿用了国外的研究范式,但由于扩大了取样范围,考察了中国内陆城市和乡村下的高中生的独立自我的表现,所得的结果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究结果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吻合。考虑到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需要结合内隐联想测验和新的评估指标来完善研究设计,以期获得更有价值的发现。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53 |
源URL | [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8908] ![]() |
专题 | 心理研究所_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侯东霞. 独立我的城乡差异[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