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钱晓莉;  徐晓航;  吴永贵;  许志东;  孟其义;  杨晨东;  周红韵;  仇广乐
刊名生态学杂志
出版日期2019
期号2页码:558-566
关键词总汞 甲基汞 自然定居植物 富集因子 废弃地
英文摘要

以万山汞矿废弃地为研究区域,调查植物种类分布特征,分析植物和根际土壤总汞与甲基汞的含量,并探讨不同植物对无机汞(IHg)和甲基汞(MeHg)的富集能力和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汞矿区废弃地土壤总汞含量变化范围为3.1~479 mg·kg-1,汞污染十分严重;不同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组成差异较大,以菊科居多,占所有植物的6.4%。植物根部IHg变化范围为0.59~3.3 mg·kg-1,地上部为0.27~12 mg·kg-1,其中根部和地上部IHg含量最高的植物是三脉紫菀,分别为33和12 mg·kg-1。植物地上部与根部MeHg含量分别为0.56~5.6和0.24~22μg·kg-1,其中苣荬菜无论根或地上部都显示了最高甲基汞含量,分别为22和5.6μg·kg-1。从富集系数(BFs)而言,所有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对IHg呈现较低的富集能力,BFs均小于1;地上部和根部对MeHg富集能力较高的植物分别是三脉紫菀和苣荬菜。从转移系数(TFs)而言,对IHg和MeHg转移系数最高的分别是三脉紫菀和大叶醉鱼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024]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钱晓莉;徐晓航;吴永贵;许志东;孟其义;杨晨东;周红韵;仇广乐. 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J]. 生态学杂志,2019(2):558-566.
APA 钱晓莉;徐晓航;吴永贵;许志东;孟其义;杨晨东;周红韵;仇广乐.(2019).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生态学杂志(2),558-566.
MLA 钱晓莉;徐晓航;吴永贵;许志东;孟其义;杨晨东;周红韵;仇广乐."贵州万山汞矿废弃地自然定居植物对汞与甲基汞的吸收与累积".生态学杂志 .2(2019):558-56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