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近海“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 | 陈振帆
|
| 答辩日期 | 2019-05 |
| 文献子类 | 博士 |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导师 | 于仁成 |
| 关键词 | 褐潮 秦皇岛 抑食金球藻 生物多样性 浮游植物 |
| 学位名称 | 理学博士 |
| 学位专业 | 海洋生态学 |
| 其他题名 | Composition and dynamics of nano- and pico-sized phytoplankton in the "brown tide zone" of the Qinhuangdao coastal waters |
| 英文摘要 | 自2009年起,渤海秦皇岛近岸海域每年夏季都会暴发大规模褐潮(Brown tide),养殖贝类的摄食受到强烈抑制,出现大规模滞长和死亡等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褐潮暴发时,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占主要优势,但目前对其组成和变化规律的认识仍有不足,不利于阐明褐潮发生机制,亟待开展研究。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进步,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法在解析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本研究对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利用该方法,对秦皇岛近岸海域“褐潮区”前后近3年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了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秦皇岛近海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情况,得到如下结果和科学认识:
|
| 学科主题 |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科学其他学科 |
| 语种 | 中文 |
| 页码 | 178 |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56855] ![]() |
| 专题 | 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振帆. 秦皇岛近海“褐潮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动态变化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