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 添加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姚旭2; 景航2; 梁楚涛1; 谷利茶1; 王国梁1,2; 薛萐1,2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7
卷号37期号:20页码:6724-6731
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油松
英文摘要

大气氮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循环过程。目前关于大气氮沉降如何影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内活
性有机碳含量还不是十分清楚,制约人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认识和有关碳循环模型的发展。通过近2 年的林地梯度氮添加
( 0、3、6、9 g N m-2 a-1 ) 实验,研究了短期氮添加对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短期
氮添加对表层土壤( 0—10 cm) 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无显著影响; 随着氮添加水平增加,大、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微团聚体中
活性和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在N6 处理( 6 g N m-2 a-1 ) 下上述各指标达到最大; 同一处理下土壤
大、微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都表现为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低活性有机碳; 相比CK 处理,N6 处理大团聚体低、中、高
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15.06%、178.73%和79.61%,微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32.84%、166.79%和62.05%。
大、微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表明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对氮添加响应最为明显。研究发现,短期氮添加主要通过
影响表层大、微团聚体中的中活性有机碳进而影响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N 添加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
导致根系生物量增加并促进凋落物分解,是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45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旭,景航,梁楚涛,等. 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 添加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17,37(20):6724-6731.
APA 姚旭,景航,梁楚涛,谷利茶,王国梁,&薛萐.(2017).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 添加的响应.生态学报,37(20),6724-6731.
MLA 姚旭,et al."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对短期氮 添加的响应".生态学报 37.20(2017):6724-673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