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豆科植物对黄土高原弃土场的改良效果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袁雪红3,4; 高照良2,4; 张翔1; 杜捷2; 白皓2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出版日期2016
卷号14期号:4页码:121-127
关键词弃土场 豆科植物 土壤改良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英文摘要

为了探究豆科植物种植初期对黄土高原地区弃土场的改良效果,本文采用野外模拟弃土场和实验室测定相
结合的方法,在弃土场上种植柠条、白三叶、红豆草、草木樨和紫花苜蓿5 种豆科植物,研究1 年后弃土场土壤的水
分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 各小区种植植物1 年后,土壤水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土壤养分硝态氮质量分数增
加,有机质、速效钾的质量分数除了草木樨有所增加以外,其他均减少,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均减少,土壤中的速效钾
由于植物生长消耗而减少,但其质量分数丰富,足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表现
为表聚作用,且硝态氮的质量分数均大于铵态氮; 植被对土壤的改良程度依次为白三叶> 柠条> 红豆草> 紫花苜
蓿> 草木樨。因此,种植豆科植物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水分和氮素营养,为今后弃土场土壤改良提供一定的理
论参考。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532]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袁雪红,高照良,张翔,等. 不同豆科植物对黄土高原弃土场的改良效果[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4):121-127.
APA 袁雪红,高照良,张翔,杜捷,&白皓.(2016).不同豆科植物对黄土高原弃土场的改良效果.中国水土保持科学,14(4),121-127.
MLA 袁雪红,et al."不同豆科植物对黄土高原弃土场的改良效果".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4.4(2016):121-12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