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覆膜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齐智娟1,3; 冯 浩2,3; 张体彬3; 周立峰2
刊名农 业 工 程 学 报
出版日期2016
卷号32期号:20页码:108-113
关键词灌溉 土壤 水分 滴灌 耕作方式 覆膜 土温 玉米
英文摘要

通过设置垄作全膜、垄作半膜、平作全膜以及平作半膜 4 个覆膜耕作处理,探究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
土壤水热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 个生长季内垄作全膜处理各阶段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均最高,保水保温效
果明显。2)耕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相反,随着土壤温度升高,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3)玉米生
育期内随着温度升高和作物耗水量增大,全膜覆盖和垄作耕作方式的蓄水保墒效果愈加明显;干旱条件下,耕作措施较
覆膜方式对地温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水量充沛条件下,覆膜方式则表现出对地温更显著的影响。田间起垄耕作结合全
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穗行数和穗粒数,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滴灌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形成,同时提
高水分利用效率,为河套灌区农业节水和玉米高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570]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杨凌 712100
3.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凌 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齐智娟,冯 浩,张体彬,等. 覆膜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 业 工 程 学 报,2016,32(20):108-113.
APA 齐智娟,冯 浩,张体彬,&周立峰.(2016).覆膜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农 业 工 程 学 报,32(20),108-113.
MLA 齐智娟,et al."覆膜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农 业 工 程 学 报 32.20(2016):108-1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