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丘陵区微地形对草地植物群落 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汝海丽2,3; 张海东1; 焦峰1,3; 薛超玉1; 郭美丽2,3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6
卷号27期号:1页码:25-32
关键词坡向 坡位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根系年生长量
英文摘要

对黄土丘陵区微地形( 阳坡坡上、中、下部,坡顶,阴坡坡上、中、下部) 条件下草地植
物群落进行群落组成调查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分析微地形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和功能特征的影响. 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草地植物群落主要由菊科、禾本科和豆科物种组
成.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根系年生长量分别为164.12 g·m-2、1044.87 g·m-2、731.77
g·m-2·a-1 .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根系年生长量在不同坡向的大小均为: 阴坡>阳坡>
坡顶.在阴坡,群落生物量和根系年生长量的大小为: 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坡顶部,阳坡群
落生物量在不同坡位的大小顺序与阴坡不同.根系生长主要集中在0 ~ 20 cm 土层,且从上到
下逐渐减小.根系周转率的平均值为0.75 a-1,在不同微地形条件下不同土层内大小不同.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601]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汝海丽,张海东,焦峰,等. 黄土丘陵区微地形对草地植物群落 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1):25-32.
APA 汝海丽,张海东,焦峰,薛超玉,&郭美丽.(2016).黄土丘陵区微地形对草地植物群落 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7(1),25-32.
MLA 汝海丽,et al."黄土丘陵区微地形对草地植物群落 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7.1(2016):25-3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