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西藏尼木县白容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及成矿期次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周维德;   张正伟;   袁盛朝;   吴承泉;   李玉娇
刊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出版日期2014
卷号33期号:2页码:177-184
关键词白容铜矿 斑岩型铜钼矿 成矿期次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 西藏
英文摘要

西藏尼木县白容铜矿产于冈底斯山喜山期斑岩带中部,矿化主要赋存于黑云二长花岗斑岩和英安斑岩中,为近年来发现并勘探的中型铜矿床。通过矿区含矿岩体的岩相学和矿床特征研究,划分出不同岩相的岩体侵入顺序为黑云二长花岗斑岩→英安斑岩→花岗斑岩,为多期形成的复式岩体。成矿期次可划分出岩浆期、热液期、表生期。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的平均值为0.15‰,非常接近于零,具有幔源硫的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碰撞造山晚期形成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床特征的描述以及成矿期次的划分,对进一步找矿和勘查设计有指导意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332]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
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拉萨天利矿业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维德; 张正伟; 袁盛朝; 吴承泉; 李玉娇. 西藏尼木县白容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及成矿期次[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33(2):177-184.
APA 周维德; 张正伟; 袁盛朝; 吴承泉; 李玉娇.(2014).西藏尼木县白容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及成矿期次.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33(2),177-184.
MLA 周维德; 张正伟; 袁盛朝; 吴承泉; 李玉娇."西藏尼木县白容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及成矿期次".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33.2(2014):177-18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