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辽东山区生态分类系统及其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唐立娜
答辩日期2006-05-3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生态分类系统 Elt/eltp绘图 Gis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数字林业
英文摘要过去五十年,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森林经营方式也相应出现问题。森林区划中,同时存在二类小班和三类小班两个小班体系,二者在空间上存在不一致性;即使是同一小班体系,先后两次调查结果也不一致。这些问题不利于应用数字技术制定长期的森林管理计划。传统的林业体制和经营方式不能满足生态系统管理的应用,阻碍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发展。生态分类系统是以生态系统内植被、土壤和地形等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对土地进行的划分,对实现森林的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辽东山区生态分类系统,进而探讨其在数字林业中的作用。 采用TWINSPAN分类和PCA、CCA排序的方法对研究区样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坡向是控制研究区域内水分梯度和养分梯度的主导因子,决定了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依据这样的关系,进行了生态土地类型(ELT)、生态土地类型相(ELTP)的划分和制图。ELT分类由DEM数据获得,ELTP分类通过叠加ELT和植被图得到。ELTP能同时反映特定地块上潜在的植被类型和现存的植被类型,其分类单元相当于传统林相图中的小班,可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中。 生态分类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方法也是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5m分辨率和25m分辨率的DEM数据,得到5m分辨率DEM是绘制ELT分类图的最佳数据源。本文也探讨了地形图矢量化生成DEM的方法,以及根据DEM数据提取ELT分类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上述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述了生态分类系统在数字林业中的作用。生态分类系统为森林资源信息和数据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具有生态学含义的框架体系。生态分类系统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过程,空间信息技术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效手段。以生态分类系统和空间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加上计算机模型和辅助决策界面的支持,构成数字林业的基本框架,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页码137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357]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唐立娜. 辽东山区生态分类系统及其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