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黑土侵蚀区景观生态建设的水土保持效应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魏建兵
答辩日期2006-05-3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黑土区 拜泉县 农业景观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景观生态建设 景观生态学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地统计 能值分析
英文摘要黑龙江省拜泉县是我国黑土侵蚀与综合治理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上世纪垦荒初期环境优美、土地肥沃,70年代后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80年代以来大规模生态治理、环境明显改观的典型发展过程。是人类征服自然——自然报复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人与环境关系演进的一个小小缩影。本论文以该典型区为研究案例,以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生产力关系分析为研究思路,从遥感、统计资料、调查访问和取样实测等获得原始数据,运用景观指数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统计学和能值分析,综合评价了黑土侵蚀区景观尺度水土流失治理的区域土壤侵蚀控制效应、区域土壤性质恢复效应及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农业效应。旨在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评价探索研究思路,也为该县或同类地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及景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经过多年来的大规模生态建设,拜泉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区域景观类型数量和空间配置的变化对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从1989年到2002年,县域耕地面积减少24731hm2,林草地面积、水体面积分别增加了13568 hm2和1191 hm2,水库和塘坝增加1402座。全县55%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82.2%的农田得到林网的防护,43.7%的景观地表超渗径流得到集蓄,土壤侵蚀模数由9.14 下降到6.50 。进一步的景观结构调整要注意增加林草地等类型斑块的聚集度;调节林网连接度、环度及网眼大小;增加水库塘坝的泻洪与灌溉配套设施等。 (2). 通过拜泉县双阳河流域30个子流域景观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的相关性分析,定量研究了景观结构和土壤侵蚀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农田面积百分比、景观聚集度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正相关,灌木林地和草地面积百分比、香农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显著负相关。梯田、等高垄农田、顺坡垄农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面积百分比,景观分维数、景观聚集度、景观香农多样性9个结构因子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复相关系数(R=0.931)大于任一单因子相关系数,景观结构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且达到高度相关,9个结构因子与侵蚀模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8 ,侵蚀强度较轻,但大于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标准(2 )。该流域是典型的农业景观,农田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71.8%,而且分布比较集中,它是未来土壤水蚀的主要景观要素,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的主战场。增加灌草地斑块、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等将是该流域继续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办法之一。 (3). 通过对拜泉县通双小流域土壤性状的空间变异性和空间相关性研究,得到下列结论:全碳、全氮、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和容重具有中度的变异性,而砾石含量变异强烈,它能够表征该流域黑土的侵蚀强度。除砾石外,所有土壤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P<0.05)。土壤性状主要与坡位、海拔高程和土地类型有关。全碳、全氮、粉粒和粘粒含量具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容重和砂粒含量在空间上是中度自相关的。无论在农田,还是在整个流域,均有2/3左右的土地存在氮缺乏,容重和砂粒偏高的现象。地形、土地利用、侵蚀和侵蚀治理综合地影响了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异。但过去的土壤侵蚀是最突出的因子。侵蚀治理和土地类型调整在20-30年的尺度上,并没有显著地改善土壤的性质。目前的侵蚀治理对于土壤的移位和流失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短期土壤质量恢复并不令人满意。如何提高土壤质量,将是又一迫在眉睫的任务。为了提高土壤质量,保护林地和草地不被破坏,改变农田的耕作方式等是该流域改善土壤性质的有效管理措施。 (4). 在拜泉县农业系统经济特征和生态建设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研究了县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大规模生态建设前后时间序列上的系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动态。主要结论如下:拜泉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县域生产生活大环境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农业系统自身的环境压力依然存在;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不高;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但大规模生态治理的农业效应已初步显现;系统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有良好的趋向。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页码170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367]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魏建兵. 黑土侵蚀区景观生态建设的水土保持效应[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