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酶抑制剂NBPT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李涛 |
答辩日期 | 2006-05-25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关键词 | Nbpt 降解 Hplc 土壤类型 吸附 |
英文摘要 | 含脲酶抑制剂的肥料作为缓/控释肥料在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化学肥料,已成为世界肥料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大量实验显示,NBPT和PPD提高尿素或硝铵尿素(UAN)的利用率很有潜力。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是目前最有效的脲酶抑制剂之一。本论文借助高效液相色谱仪对NBPT在我国不同气候带五种土壤中的降解及在土壤环境中影响其降解因子进行了研究,并摸索了色谱条件:在流动相为甲醇+去离子水50+50(V:V),流速为0.3 mlmin-1时,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195 nm时,回收率达到82.8%~101%。变异系数为1.1%~4.85%。相关系数为r=0.9994,回归方程为y=43266.6x-1124.51。结果表明:NBPT在偏酸的江西红壤和湖北黄壤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4.8~5.2 d,而在辽宁棕壤和江苏黄棕壤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7.2~7.6 d;在吉林黑土中降解半衰期为8.2 d。 在未灭菌的土壤中,NBPT的半衰期为4.8~7.6 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22.4 d的半衰期;NBPT在偏酸的江西红壤和江苏黄壤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4.8~5.2 d,而在棕壤和黄棕壤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7.2~7.6 d;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O℃上升至3O℃),NBPT降解速度略有提升(半衰期由7.6 d缩短至6.5 d);NBPT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4.5 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9 d。可见,几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NBPT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NBPT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酸的土壤、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土壤中NBPT的降解有促进作用,而葡萄糖则可能因为增加了土壤颗粒的团聚性,增加了土壤对NBPT的吸附而抑制了NBPT的降解。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2-15 |
页码 | 67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453]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涛. 脲酶抑制剂NBPT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