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海洋细菌3512A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伟
答辩日期2008-05-1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黄瓜 植物根际促生菌 枯草芽孢杆菌 防效
其他题名Biocontrol of Cucumber Fusarium Wilt by marine Bacillus Subtilis 3512A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英文摘要黄瓜枯萎病(Cucumber fusarium Wilt)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维管束病害。1925年Weber 首次报道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该病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所致,是一类主要经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在我国瓜类种植区也普遍发生,在北方地区尤为严重。近年来随着蔬菜栽培面积的增加,土壤菌量逐年积累,此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据统计,每年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可达20%,严重时高达80%-90%,甚至全部毁种,导致了黄瓜的严重减产。 本论文从56株选自与海洋动、植物共生/共栖的细菌为资源,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8株具有较强抑黄瓜枯萎病菌作用的菌株,其中以海洋细菌3512A的抑菌效果最好。室内模拟实验表明该菌株能够在灭菌土和有菌土中高密度定殖,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盆栽试验表明其能够有效的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效达64.29%~73.62%,还能促进黄瓜的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黄瓜的产量,可认为是一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采用传统的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菌种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 subtilis)。 通过对抗菌谱的研究,发现海洋细菌3512A除了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多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范围广,可进一步做对其它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实验。 海洋细菌3512A在盆栽试验中对黄瓜枯萎病的成功防治以及促生作用,为其良好的使用提供了指导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2-15
页码81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679]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伟. 海洋细菌3512A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