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微生物活力与组成对养分添加的响应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宋斗妍 |
答辩日期 | 2008-05-28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关键词 | 黑土 微生物活力 群落组成 养分 磷脂脂肪酸 中性脂肪酸 |
其他题名 | The response of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nd community |
英文摘要 | 东北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鉴于东北黑土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何通过化肥合理配施培肥黑土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设置CK、C、N、P、NP、CN、CP、CNP,8个养分组合,进行室内恒温模拟培养。通过对黑土呼吸强度的监测,研究黑土微生物活力对不同养分响应的规律;同时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和中性脂肪酸(Neutral Lipid Fatty Acids, NLFAs)为标识物,研究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生理生态特性在不同养分条件下的动态变化,揭示黑土微生物活力与群落组成对不同养分响应的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黑土微生物活力首先受到可利用C源的限制,单加葡萄糖能够使土壤呼吸释放的CO2-C累积量达到对照的10倍以上,使黑土微生物活力显著提高;而在碳限制的状况被缓解后,氮便成为黑土微生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可利用碳底物充足的条件下,N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呼吸强度,使释放出的CO2-C累积量达到对照处理的13倍以上,CN交互作用非常显著;在碳氮养分都充足的条件下,P的施入能更好地刺激微生物生长,提高黑土微生物活力,CNP处理,黑土微生物活力在培养的第3 d即达到峰值。CN和CNP组合能够迅速刺激真菌、细菌生长,使PLFA和NLFA含量、真菌/细菌比值均增加;并且CNP组合优于CN组合。单独加入C和CP组合,不能在短时间内使真菌、细菌的PLFA和NLFA含量显著增加,真菌/细菌比值也处于较低的水平。G+/G-比值在CN条件下,达到最大之后逐渐趋于平稳;而在单加C、CP和CNP条件下,G+/G-比值均在培养时间内达到两次峰值,显示出不同的养分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着内在的动态变化。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2-15 |
页码 | 62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2749]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宋斗妍. 黑土微生物活力与组成对养分添加的响应[D].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