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霉的种间融合重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尹睿 |
答辩日期 | 1999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关键词 | 康宁木霉 绿色木霉 纤维素酶 原生质体融合 种间重组 |
学位专业 | 微生物学 |
英文摘要 | 本文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四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康宁木霉UV2-1、UV2-15、绿色木霉UV2-11和另一木霉菌株UV2-2)为亲本进行种间融合重组。研究了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适条件及高产的重组菌株筛选的方法。筛选到了一株优良的融合株F1-18,它固体发酵稻草粉产生的滤纸酶活(FPA)、Cx酶活、Cl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为1148、5705、6042和1036 U/g基质,分别是其双亲-康宁木霉F224和绿色木霉F264-的1.86、1.38、1.95、1.52倍和9.10、6.78、4.79、0.85倍。对F1-18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菌落形态观察、分生孢子大小及其DNA含量测定,认定它为单倍性重组体。经非特异性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及纤维素酶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它既有与双亲共有的谱带,也有它独有的谱带,说明在融合-分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蛋白组分。与生产用菌SN9706相比,F1-18固体发稻草粉产生的滤纸酶活提高了39%,β-葡萄糖苷酶活提高了86%。在固体发酵玉米秸粉时也获得较高的纤维素酶产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F1-18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5.5 ~ 6.0,培养基中加2.5 ~ 3倍于原料的水,28 ~ 30 ℃发酵4天,培养基中添加0.35%脲和0.35% KNO3,最高酶产量可达滤纸酶活1347 U/g基质。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2-15 |
页码 | 71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3069]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尹睿. 木霉的种间融合重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99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