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唐凤德; 韩士杰; 张军辉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09-06-15
期号06页码:558-562
关键词长白山 阔叶红松林 净第一性生产力 碳收支 气候变化 模拟
英文摘要应用基于干物质生产理论的过程模型(Sim-CYCLE)估算了1982—2003年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总第一生产力(GPP)、净第一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及其季节动态变化以及碳储量(WE)、植物碳储量(WP)和土壤碳储量(WS),并分析了这些指标在当前气候情景和碳平衡情况时的差异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情景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GPP、NPP和NEP分别为14.9、8.7和2.7Mg C·hm-2·a-1,三者分别比实测值减少2.8Mg C·hm-2·a-1、增加1.4Mg C·hm-2·a-1和增加0.2Mg C·hm-2·a-1;长白山阔叶红松林6—8月的NEP占全年总量的90%以上,其中,7月最高(1.23MgC·hm-2·month-1);研究区WE、WP和WS分别为550.8、183.8和367.0Mg C·hm-2,其与实测值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当前气候情景下到达碳平衡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GPP和NPP分别为17.7和7.3Mg C·hm-2·a-1,表明研究区碳"汇"的作用随着碳储量的增加逐渐减弱;温度增加2℃时,不利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GPP、NPP和NEP的增长,CO2浓度倍增则可有利地促进三者的增长,CO2浓度倍增、温度增加2℃对GPP、NPP和NEP增幅的影响与单纯CO2浓度倍增的影响相似,气候变化情景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储量的影响规律与对生产力幅度的影响相同,这可能是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碳积累所致.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5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47986]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唐凤德,韩士杰,张军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9(06):558-562.
APA 唐凤德,韩士杰,&张军辉.(2009).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应用生态学报(06),558-562.
MLA 唐凤德,et al."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应用生态学报 .06(2009):558-56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