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红松天然更新对动物的依赖性──一个排除动物影响的球果发芽实验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陶大立,赵大昌,赵士洞,郝占庆
刊名生物多样性
出版日期1995-08-21
期号03页码:25-26
关键词红松 天然更新 关键种 灰鼠
英文摘要红松球果成熟后不能自行散出种子,需要依赖动物将种子从球果中取出再传播出去。为了检验红松种子能否直接在落地球果中发芽、成苗,在球果成熟期采集球果,将球果封闭在铁丝笼中,在排除动物干扰的情况下放置在林地上。2年后回收了10个球果,其中9个可看到少量种子发芽。对5个球果中115粒发育正常种子的逐个检查表明发芽率为11%。53%种子腐烂,另外35%的种子虽未腐烂也已失去发芽能力。发芽后形成的幼苗均为残缺或畸形苗。实验结果支持没有动物帮助,红松不能进行天然更新的结论及有关动物可视为红松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或关键种组的意见。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5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49450]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陶大立,赵大昌,赵士洞,郝占庆. 红松天然更新对动物的依赖性──一个排除动物影响的球果发芽实验[J]. 生物多样性,1995(03):25-26.
APA 陶大立,赵大昌,赵士洞,郝占庆.(1995).红松天然更新对动物的依赖性──一个排除动物影响的球果发芽实验.生物多样性(03),25-26.
MLA 陶大立,赵大昌,赵士洞,郝占庆."红松天然更新对动物的依赖性──一个排除动物影响的球果发芽实验".生物多样性 .03(1995):25-2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