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冯富娟; 韩士杰; 王洪梅 |
刊名 |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 |
出版日期 | 2006-03-30 |
期号 | 01 |
关键词 | 红松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
英文摘要 | ISSR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稳定性较高的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采用ISSR-PCR技术,检测了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在伊春市汤旺河高峰林场、长白山二道白河、黑河胜山林场和俄罗斯海参崴市郊的四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15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表明:红松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是60.70%,平均每个引物3.6个多态位点,多样性水平在松科植物中是较高的;红松分布中心区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边界区;和大多数木本植物一致,红松群体的基因多样性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基因多样性的73%;红松四个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无正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天然红松分布区逐渐缩小的原因不是由于遗传多样性水平过低引起的,而是由于人类的破坏作用,再加上火灾和风倒等因素造成的。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5-05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52318]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冯富娟,韩士杰,王洪梅. 天然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英文)[J].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06(01). |
APA | 冯富娟,韩士杰,&王洪梅.(2006).天然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英文).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01). |
MLA | 冯富娟,et al."天然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英文)".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01(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