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山药栽培试验Ⅱ.几种栽培技术对出苗率、次生根茎生长量、产量和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伯刚,周瑾,陈建中,陈克明
刊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出版日期1999
期号4页码:19-24
关键词黄山药 栽培技术 次生根茎 薯蓣皂甙元含量
通讯作者陈克明
中文摘要对黄山药(Divscotea panthaica)两年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根龄、方式、施肥组合和施肥期4个因素中,根龄是影响出苗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出苗率和产量为反向关系(即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施肥组合是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以施N59.7、P119.7、K29.7 kg/ha的生长量最高,施N 29.9、P 80.1、K 89.1kg/ha的次之;栽培方式主要影响薯蓣皂甙元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育苗移栽>地膜覆盖>露地栽培;施肥期只对生长量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施底肥的最好,分施苗和花肥的
学科主题天然产物研究
资助信息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研究基金资助
公开日期2011-07-08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17089]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天然产物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伯刚,周瑾,陈建中,陈克明. 黄山药栽培试验Ⅱ.几种栽培技术对出苗率、次生根茎生长量、产量和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9(4):19-24.
APA 李伯刚,周瑾,陈建中,陈克明.(1999).黄山药栽培试验Ⅱ.几种栽培技术对出苗率、次生根茎生长量、产量和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4),19-24.
MLA 李伯刚,周瑾,陈建中,陈克明."黄山药栽培试验Ⅱ.几种栽培技术对出苗率、次生根茎生长量、产量和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4(1999):19-2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