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周永灿[1] 潘金培[2] |
刊名 | 海洋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0 |
卷号 | 22期号:2页码:97-104 |
关键词 | 毛嵌线螺 繁殖 幼虫 发生特征 |
ISSN号 | 0253-4193 |
英文摘要 | 毛嵌线螺(Cymatium pileare)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育及幼虫从卵囊中游出等4个阶段,交配一般在产卵前10~15d进行,产卵后母体并不离开卵群,而是持续静伏在卵群的开口上进行孵育,直至其中的幼虫离开卵囊,温度和盐度对毛嵌经线螺受精卵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在22~30℃的适宜温度区域内,将受精卵孵育成能自由生活的晚期面盘幼虫需438日度左右的总积温,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与其他前鳃类腹足 |
资助项目 | 海洋生物 |
公开日期 | 2011-08-25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8702]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物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周永灿[1] 潘金培[2]. 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J]. 海洋学报,2000,22(2):97-104. |
APA | 周永灿[1] 潘金培[2].(2000).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海洋学报,22(2),97-104. |
MLA | 周永灿[1] 潘金培[2]."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海洋学报 22.2(2000):97-1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