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侧蚀与下蚀共同作用下堰塞坝的演化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高文1,2,3![]() ![]() ![]() ![]() ![]() |
刊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38期号:7页码:1385-1395 |
关键词 | 边坡工程 堰塞坝 漫顶破坏 单向侵蚀 下蚀 |
ISSN号 | 1000-6915 |
DOI | 10.13722/j.cnki.jrme.2018.1049 |
其他题名 |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 dams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unidirectional lateral-erosion and undercutting-erosion |
产权排序 | 2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滑坡堰塞坝溃决破坏过程中均存在下蚀效应,但因堰塞坝的形成机制以及沟谷地形的限制,很多堰塞坝在横向存在高差,导致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中的侧向侵蚀方向为单向侵蚀。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对堰塞坝在单向侧蚀与下蚀效应共同作用下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组成物质完全位于沟谷内的堰塞坝,单向侵蚀与下蚀效应导致堰塞坝漫顶侵蚀过程中的溃口边坡失稳规模逐渐增大。而对于横向高差悬殊的大型堰塞坝,在溃口水流的单向侧蚀与下蚀效应共同作用下,溃口边坡高度逐渐增大最终将导致堰塞坝发生二次滑坡,并采用数值方法对二次滑坡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土力学理论,提出圆弧滑动模型对二次滑坡的滑动半径以及滑动面积进行预测,模型的计算值与理论值相差6.2%,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529520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6941]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
通讯作者 | 姜元俊 |
作者单位 | 1.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高文,姜元俊,杨宗佶,等. 单向侧蚀与下蚀共同作用下堰塞坝的演化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38(7):1385-1395. |
APA | 赵高文,姜元俊,杨宗佶,田宏岭,&乔建平.(2019).单向侧蚀与下蚀共同作用下堰塞坝的演化特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38(7),1385-1395. |
MLA | 赵高文,et al."单向侧蚀与下蚀共同作用下堰塞坝的演化特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8.7(2019):1385-139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