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笔架山铜矿区斑岩成因与动力学背景: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徐恒; 崔银亮; 周家喜; 张苗红; 姜永果; 王根厚; 梁庭祥 |
刊名 | 矿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期号 | 4页码:439-446 |
关键词 | 石英二长斑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动力学背景 大理笔架山铜矿区 |
英文摘要 | 大理笔架山铜矿区位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中部,与斑岩有关的铜(金)矿找矿取得了新突破。本文在详实的成矿斑岩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与成矿相关的石英二长斑岩具有富碱(K2O+Na2O均值为9.97%)、富钾(K2O/Na2O均值为2.34)和准铝质(A/CNK均值为0.89)特征,属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微量元素具LILE(Rb、Ba、U、Th和Sr)富集和HFSE(Ta、Nb和Ti)亏损特征,与大陆地壳特征相似;稀土元素具LREE富集和Eu(均值0.73)弱负异常特征,与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相近。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石英二长斑岩源区具典型壳-幔混合特征,其中以部分熔融的古老地壳物质为主。LA-ICP-MS锆石U-Pb年龄(35.6±0.19 Ma)与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带岩浆活动高峰期(45~30 Ma)一致。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本区富碱斑岩是在印-欧板块后碰撞伸展背景下,由加厚下地壳和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与金沙江-红河断裂的走滑构造事件相关。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683]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 4.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恒;崔银亮;周家喜;张苗红;姜永果;王根厚;梁庭祥. 云南大理笔架山铜矿区斑岩成因与动力学背景: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J]. 矿物学报,2015(4):439-446. |
APA | 徐恒;崔银亮;周家喜;张苗红;姜永果;王根厚;梁庭祥.(2015).云南大理笔架山铜矿区斑岩成因与动力学背景: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矿物学报(4),439-446. |
MLA | 徐恒;崔银亮;周家喜;张苗红;姜永果;王根厚;梁庭祥."云南大理笔架山铜矿区斑岩成因与动力学背景: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矿物学报 .4(2015):439-44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