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退化及其基本特点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包维楷 ; 庞学勇
刊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出版日期2008
期号4页码:441-444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生态破坏 生态退化 地质灾害 退化过程
通讯作者包维楷
中文摘要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干扰事件.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设施、经济损失比较清楚因而得到高度关注,但导致的生态破坏与生态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基于生态破坏与退化的驱动力及过程的分析,初步评估了地震灾区[约60个县(市、区),面积约15×104km2]的生态破坏形势,揭示了灾后生态退化问题及其基本特点,以期为重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与恢复重建提供认识基础,为灾后生态恢复与重建决策、科学研究与生态恢复实践提供参考资料.
学科主题生态研究
资助信息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1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茂县生态站共同资助~~
公开日期2011-07-08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2082]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包维楷,庞学勇. 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退化及其基本特点[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4):441-444.
APA 包维楷,&庞学勇.(2008).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退化及其基本特点.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4),441-444.
MLA 包维楷,et al."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退化及其基本特点".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4(2008):441-44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