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永2井珊瑚礁“红色与黑色沉积夹层”的成因及环境意义初探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颜文[1] 汤贤赞[2] 等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01 |
卷号 | 46期号:17页码:1476-1480 |
关键词 | 南沙群岛 珊瑚礁 黑色沉积夹层 成因 红色沉积夹层 古地磁学 地球化学 全球气候变化 |
ISSN号 | 0023-074X |
中文摘要 | 南沙群岛南永2井珊瑚礁古地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黑色沉积夹层”的底界(99.69m)与布容正极性/松山反极性(B/M)转换、δ^18O曲线冷/暖(19/20)气候变换界限相对应,距今年龄约0.78Ma;“红色沉积夹层”与留尼汪事件I(Reunion I)地球磁场极性漂移(反转)相对应,距今年龄约2.04~2.01Ma.相对于正常的浅色礁岩沉积,黑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以及MnO和Fe2O3含量均呈明显正异常;红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和Fe2O3含量也出现正异常,结合古生物的分析结果,认为这一对特殊而典型的“沉积夹层”与古气候的突变有关,即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所伴随的地球磁场极性反应,直接影响到古生物的生境状况,同时也影响到某些化学元素,特别是Fe和Mn等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分散与富集,如当气候突然变暖时,冰期时浓缩的Fe和Mn等金属会大量氧化稀释;而当气候突然变冷时,原来被氧化的高价铁等又高度浓缩,这可能是珊瑚礁与“红与黑”沉积事件产生和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
收录类别 | 维普 |
公开日期 | 2011-08-25 |
源URL | [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8970] ![]() |
专题 | 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颜文[1] 汤贤赞[2] 等. 南永2井珊瑚礁“红色与黑色沉积夹层”的成因及环境意义初探[J]. 科学通报,2001,46(17):1476-1480. |
APA | 颜文[1] 汤贤赞[2] 等.(2001).南永2井珊瑚礁“红色与黑色沉积夹层”的成因及环境意义初探.科学通报,46(17),1476-1480. |
MLA | 颜文[1] 汤贤赞[2] 等."南永2井珊瑚礁“红色与黑色沉积夹层”的成因及环境意义初探".科学通报 46.17(2001):1476-148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海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